除了經常運動的人會因打球時彈跳動作落地不慎腳踝扭傷之外,一般人生活中上下樓梯或是走路 (尤其是穿著高跟鞋的女性)也會因為踩踏不慎造成腳踝扭傷(俗稱的翻腳刀,年輕人又叫翻船)。

發生這種狀況時,常見的錯誤處置就是自以為腳踝脫臼,又跑去給國術館處理,試圖「喬」回來!結果只會越喬越腫!

事實上,腳踝扭傷時通常是傷在外側,腳踝外觀上看起來會腫脹甚而有瘀青的現象。這是因為腳踝外側的三條韌帶 – 前距腓骨韌帶、跟腓骨韌帶、後距腓骨韌帶已經有了撕裂傷,甚至斷裂,內部開始出血造成血腫。通常是前距腓骨韌帶、跟腓骨韌帶這兩條韌帶的傷勢會較為嚴重。

因為原本負責固定關節的韌帶撕裂傷,關節會有鬆動的感覺,才會容易誤以為是脫臼。

鄭本岡表示其實只要依照外科傷害處理的PRICE原則處理,就能確保日後不致有其他後遺症。

”P”rotection-保護腳踝,受傷當場立即停止動作,並保護腳踝不再受傷害;

”R”est-休息,讓受傷的腳踝休息;

”I”ce-冰敷,以冰敷來幫助腫脹部位消腫;

”C”ompression-壓迫,適度的包紮來避免腳踝繼續腫脹,也能提供腳踝穩定保護的作用;

”E”levation-抬高,把腳踝抬高至比心臟高的高度,可減少血液流向腳踝,避免持續腫脹。

當然,若是嚴重扭傷,建議還是要到骨科確認是否有骨折,排除骨折之後。可以依照韌帶撕裂傷嚴重程度,用活動式石膏、彈性繃帶或是現在很流行的肌貼固定腳踝(圖三)。

重點中的重點就是—「不要再用傷腳走路」,一定要聽醫師囑咐用拐杖走路!因為受傷的韌帶會長出結締組織,自我修復。這個過程大概是三到四週。即使你去推拿,敷中藥,而且在這段期間還是用傷腳去走路,你也是一個月後慢慢恢復,能夠走路,甚而跑步。

但若持續用傷腳走路,韌帶在經常一閉一合的情況下重新生長,長出來的韌帶會是鬆弛的,穩定關節的力量不足,日後就很容易再次扭傷。

有習慣性腳踝扭傷的人去回想受傷的過程,通常第一次是最痛的,但因為復原的過程還是用傷腳走路,韌帶變鬆了,很容易又再次扭傷,但再次扭傷就似乎像第一次那麼痛了,到第三次扭到,韌帶已經變得很鬆沒有支撐功能,扭到時也不是那麼痛了。

但是到了這個地步的時候,腳踝的運動表現已經大不如前,跑步時會很容易再次扭傷,走在不平的沙地、石子路時也會不自覺的擔心腳扭傷,而變得小心翼翼。若是運動員到了這種地步,運動表現一定是大不如前!

若想要恢復原先的運動表現,只能做韌帶重建手術!通常是切一段腓長肌來做韌帶重建,或是以Shrink收縮手術來縮短韌帶。

總之,這種幾乎人人都有機會遇到的腳踝扭傷運動傷害,除了依照PRICE原則處理之外,最重要就是不要去推拿!一定要用拐杖走路!才能讓韌帶自然順利重新生長出原本長度的韌帶,再經過復健後一定會恢復原來的功能!

文/鄭本岡醫師

文章來自

彈跳翻船、踩高跟鞋拐到,別急著找國術館「喬」!骨科醫師提供緊急處理5字訣

▲角膜內皮細胞移植傷口小、視力恢復快速。(CNEWS資料照/記者陳鈞凱攝)

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/台北報導

超音波白內障乳化手術安全性高,但仍有極少數患者因內皮細胞嚴重受損或本身內皮細胞先天不良,會出現角膜水腫,導致視力模糊,疼痛等不適,醫師指出,現在可透過新的「角膜內皮細胞移植手術」救視力,不但比傳統的穿透全層角膜移植手術恢復快,不增加散光問題,一個角膜還可同時讓2位病人重見光明。

81歲的陳奶奶前年起陸續進行二眼白內障手術,但右眼手術後一直反覆紅腫、灼熱感、流眼淚等,檢查發現原來是手術發生角膜水腫併發症,只剩下能辨認手指數目的能力,最後決定接受角膜內皮細胞移植手術(DASEK),視力這才恢復到0.5,讓她開心的直說,現在連桌上的螞蟻都能看到了。

國泰醫院眼科主任侯育致表示,大部分白內障手術很少引起角膜水腫,只有極少數患者會出現這種角膜水腫病變,過去傳統的穿透全層角膜移植手術,必須將患者的角膜中央部份環狀切除,並植入角膜縫合多達16針,得花1年左右才能拆線,期間最大困擾便是散光問題,平均會留下400度的散光。

新的DASEK手術則先把捐贈者的角膜用電動板層刀切成前後角膜兩部份,然後用刮勺把病患失去內皮細胞功能的彈力層剝下,再切開角膜約3至5毫米的傷口放進。

侯育致說,新手術由於並未大幅改變角膜的弧度,優點是不會像傳統角膜移植手術那樣,術後大幅度的增加散光度數;同時只縫3針以下,傷口小,3個月左右即快速恢復。

侯育致強調,新手術適用於因角膜內皮細胞喪失功能而引起角膜水腫的病人,像是富克氏角膜失養症、青光眼雷射後引起角膜水腫、白內障術後角膜水腫,或其他原因引起角膜水腫等;同時剩下的前角膜可以給另一個角膜混濁病人做前板層角膜移植,或用於修補破損或因腫瘤而受傷的角膜,一個角膜可讓2位病人重見光明。

侯育致迄今已累積近90例角膜內皮細胞移植術個案。他強調,台灣國家眼庫已成立4年,會做仔細檢查來確保移植角膜適合移植,但國內捐贈者太少仍有部分需外國眼庫幫忙,為了挽救角膜失明的人,鼓勵民眾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。

照片來源:CNEWS資料照/記者陳鈞凱攝

【匯流筆陣】
CNEWS歡迎各界投書,來稿請寄至cnewscom2016@gmail.com,並請附上真實姓名、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。
CNEWS匯流新聞網:https://cnews.com.tw

【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】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潘宥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